槽钢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槽钢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中国稳增长全球享利好

发布时间:2020-07-13 13:25:32 阅读: 来源:槽钢厂家

在欧债危机愈演愈烈、世界经济复苏仍面临诸多不稳定因素之际,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七次峰会的召开再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作为占世界经济总量87%的G20国家,如何推动全球金融保持稳定,并在保增长、促稳定方面取得积极成果,将是此次峰会的主要议题。

作为全球重要的经济引擎,中国的一举一动更是备受关注,在主要经济体增长普遍放缓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仍然能够保持平稳的增长,是对全球经济的重大贡献,将加快全球经济复苏的步伐,并向世界各国传递出坚定的信心。

稳增长成全球经济难题

尽管希腊大选结果出炉暂时缓解了国际金融市场对希腊退出欧元区的担忧,给G20峰会的召开创造了一定的有利因素,但是,自去年欧债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增长始终未能走出低谷,全球总需求依然不足,主要经济体增长乏力。

“西方经济的三大支柱都有各自的问题。”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认为,美国的主权债务负债率已经达到100%,转嫁危机的第三轮“量化宽松”已在美国决策者的考虑之中,世界经济必将受其拖累。

而欧元区主权财政与统一货币之间的矛盾难以消除,紧缩财政和刺激经济两种意见的分歧更加明显,再加上选举因素致使各国政策多变,欧盟经济治理措施将无法落到实处。此外,日本公共债务率已超过200%,去年发生的地震海啸以及核污染使日本经济雪上加霜,经济复苏也尚需时日。

此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2年世界经济增长只有3.5%,将比2011年下降0.3个百分点,“稳增长”目前已成为世界经济的头号难题。对此,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徐洪才对本报记者表示,现在G20峰会把解决欧洲债务危机、稳定经济增长作为全世界共同的目标,是抓住了当今世界经济的主要矛盾。

全球经济复苏离不开中国

全球经济复苏缓慢,“稳增长”成为头疼问题,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贺铿认为,主要是因为目前全世界还没有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一个较长期因素。近一二百年来经济增长点有三个时期:工业革命、电器时代和信息时代。

而现在信息时代的一些特征慢慢地已经淡去,究竟再用什么技术支撑作为经济增长的动力,美欧都在寻找中,目前还没有找到,所以全球经济的复苏不可能很快。此外,世界金融危机之后各国都认识到必须重视实体经济,要减少进口,增加出口。要用自己的产品代替原来向发展中国家进口的产品,这是不容易在短时期内做到的,所以世界经济复苏不可能很快。

中国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受到此次金融危机的冲击,经济增速持续放缓。但是,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1%,经常账户盈余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已下降至1.4%,这已经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滑坡太多会影响进口,对外部影响比较大,尤其是会影响到欧美国家的经济复苏。”徐洪才表示,2009年,中国在全球共同应对金融危机时,GDP增长对全世界的贡献达到50%,这表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引擎和发动机。

寄望中国填补全球需求缺口不现实

尽管以中国为代表的显露疲态的新兴市场经济体正在率先引领全球经济复苏,但是仅靠中国一己之力是无法支撑全球经济增长的。“寄希望于中国充当填补全球需求缺口的角色并不现实。”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表示,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能为全球经济做出的最大贡献就是保持自身的内需和经济平稳增长。这不仅对中国自身有利,也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压舱石”。

外交部副部长崔天凯指出,中国对国际社会一直保持着非常负责任的态度,凡是我们有能力、也应该承担的责任,我们都会认真去做。但是,中国所承担的责任跟中方在全球经济治理和决策过程中的发言权并不相称。他表示:“权利和义务是要平等的,我们做出了这么大的贡献,但我们在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样的国际金融机构的份额并没有完全反映我们现在的经济实力和所做的贡献。”

“G20所有成员的一个共识就是现行的国际金融构架需要进行改革,而改革的基本出发点就是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发言权和代表性。”徐洪才表示,目前矛盾集中在美国和欧洲“一股独大”,应以此为契机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治理结构的改革。中国一方面希望美欧让出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一部分份额和比例,另一方面也要增加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领导人的位置。

此外,徐洪才表示,SDR(特别提款权)也需要改革,要调整和扩大SDR的使用范围,吸收人民币等新兴国家的货币进入SDR这个大篮子里面,可以分散国际储备货币过度集中于欧元或者美元的风险,这对全世界都有好处。

黄山工服设计

杭州订制工作服

十堰定制西装

加格达奇工服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