槽钢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槽钢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农业部就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举行发布会干货都在这了【消息】兰屿冬青

发布时间:2020-11-04 10:23:38 阅读: 来源:槽钢厂家

[导读]5月9日,农业部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农业部新闻发言人叶贞琴等向媒体介绍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5月9日,农业部举行“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启动实施新闻发布会,农业部新闻发言人叶贞琴和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廖西元、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曾衍德、畜牧业司司长马有祥、渔业渔政管理局副局长李书民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农业部新闻发言人叶贞琴表示,这五大行动,针对的都是当前农业发展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和短板,有利于改变传统生产方式,减少化肥等投入品的过量使用,优化产地环境,提升农产品品质,从源头上确保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有利于推进农业生产废弃物综合治理和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

  一、关于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行动

  原文节选:以畜牧大县和规模养殖场为重点,加快构建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新格局。在畜牧大县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试点,组织实施种养结合一体化项目,集成推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模式,支持养殖场和第三方市场主体改造升级处理设施,提升畜禽粪污处理能力。

  建设畜禽规模化养殖场信息直联直报平台,完善绩效评价考核制度,压实地方政府责任。

  叶贞琴:今年中央财政拟安排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方式,聚焦畜牧大县和规模养殖场,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统筹现有各种项目,重点支持畜禽粪污处理和利用设施建设;聚焦规模养殖场户,建设全国性的畜禽规模养殖场信息直联直报平台,实现精准支持、精准管理、精准服务;

  成立国家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科技创新联盟,总结提炼有效模式,指导地方和规模养殖场科学治理畜禽粪污。

  中央电视台记者:近两年出于保护本地环境的目的一些地区划定了“禁养区”,关停畜禽养殖场,同时国外的畜产品进口持续增加。请问这样一消一涨的情况下,农业部如何统筹畜牧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农业部畜牧业司司长马有祥:

  首先,畜禽粪污是规模养殖带来的副产物,可以说是发展中的问题,规模养殖场在产生规模效益的同时,确实也产生了相当规模的粪污。

  第二,农业发展了,大规模化肥的使用,原来的有机肥变成了被嫌弃的粪污。

  同时随着专业化分工发展,养猪的不种地,种地的不养猪,客观阻断了种养循环、农牧结合的通道。培肥地力,发展有机农业离不开有机肥,畜禽粪污也是清洁能源的重要原料,沼气发电等都可以以畜禽粪污为原料,这些都完全契合绿色发展的时代要求和发展方向。

  第三,在工作责任落实上要统筹。要落实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地方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又要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这两个责任是一体的。

  关于生猪布局调整的问题,现在看生猪北上趋势非常明显,大量生猪养殖向东北以及内蒙四省区转移,东北地区发展有基础、有资源、有空间,是承接生猪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

  下一步,农业部将立足全国生猪布局调整,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努力把东北地区打造成全国猪肉产品重要供应基地,真正实现种养结合、农牧循环。

  二、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

  原文节选:2017年选择100个果菜茶重点县(市、区)开展示范,支持引导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积造和施用有机肥,因地制宜推广符合生产实际的有机肥利用方式,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培育有机肥统供统施服务主体,吸引社会力量参与,集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生产运营模式。

  叶贞琴:目前,水果、蔬菜、茶叶等园艺产品的化肥用量大体上占农用化肥用量的40%,这是推进化肥减量潜力最大的领域。实施有机肥替代行动就是为了解决化肥用量过大带来的环境问题,力争用3—5年时间构建起有机肥替代化肥的组织方式、服务机制和政策框架。

  通过这一行动的实施,力争到2020年果菜茶优势产区化肥用量减少20%以上,核心产区和知名品牌生产基地(园区)化肥用量减少50%以上。

  人民日报记者:我们提到力争2020年我国果菜茶优势产区的化肥用量将减少20%以上,核心产区和知名品牌的生产基地要减少50%以上。请问这一目标是否能够实现?如果按期实现,我们将会采取哪些措施?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曾衍德:

  去年化肥使用量基本接近零增长,增速在减缓。我们提出,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的优势区到2020年化肥用量减少20%以上,核心区和知名品牌生产基地化肥用量减少50%以上,提出这一目标是经过充分论证,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我们基于以下几点考虑,主要是“五动”。

  一是政策扶持促动。通过政策引导来支持农民应用有机肥。

  二是农牧结合联动,鼓励就地就近利用好畜禽粪污等畜禽废弃物,积造施用有机肥。

  三是技术创新驱动。比如说畜禽粪污的堆沤环节。

  四是新型经营主体示范带动。新型经营主体对有机肥的利用有主动性和积极性。

  五是品牌基地推动。通过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用最健康的土壤生产最优质的农产品,打造一批绿色产品基地、特色产品基地、知名品牌基地,增加绿色产品的供给。

  我们认为通过这些措施的推动,通过三五年的努力实现化肥减量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三、关于东北地区秸秆处理行动

  原文节选:以玉米秸秆处理利用为重点,以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和黑土地保护为目标,大力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原料化、基料化利用,加强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研发,加快建立产业化利用机制,不断提升秸秆综合利用水平。

  在东北地区60个玉米主产县率先开展秸秆综合利用试点,积极推广深翻还田、秸秆饲料无害防腐和零污染焚烧供热等技术,推动出台秸秆还田、收储运、加工利用等补贴政策,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构建市场化运营机制,探索综合利用模式。

  叶贞琴:东北是我国的大粮仓,秸秆尤其是玉米秸秆总量大,户均秸秆产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2倍,2015年,东北地区秸秆综合利用率仅为66.6%,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3.5个百分点。可以说,东北地区秸秆问题解决了,全国的秸秆综合利用水平也就迈上一个大台阶。

  今年拟安排中央财政资金6亿元,在东北地区60个玉米主产县开展整县推进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大力推广秸秆深翻还田、覆盖还田等循环利用技术,推动以秸秆为纽带的循环农业发展;

  加快培育秸秆收储运社会化服务组织,建立玉米主产县全覆盖的服务网络,提高秸秆收储运专业化水平;创新并熟化一批秸秆还田、饲料、燃料利用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标准化水平;

  同时,推动出台并落实用地、用电、信贷等优惠政策,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体、多方参与的产业化发展机制。通过这一行动的实施,力争到2020年,东北地区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新增秸秆利用能力2700多万吨。

  新华网记者:东北作为我国大粮仓,户均秸秆产量远高于全国水平,但它的综合利用率却比全国水平低。请问,如何针对东北地区的特点,因地制宜地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廖西元:

  东北地区一方面秸秆总量大、还田腐熟慢、离田成本高,另一方面东北黑土地亟待提高有机质含量,冬季农民又有强烈的取暖需求。

  我们开展东北地区秸秆处理行动,将围绕提高秸秆农用水平、收储运专业化水平、综合利用标准化水平和市场化利用水平这“四水平”的提高,以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利用为三大主推利用方向,切实做好“七个强化”:强化责任落实、强化政策配套、强化资源整合、强化市场引领、强化区域聚焦、强化绩效考核、强化宣传培训。

  中国化工报社农资导报记者:此次五大行动中的第三项东北地区秸秆处理行动,提出对东北60个玉米主产县开展试点,推动出台补贴政策,请问这60个玉米主产县的名单是否确定?补贴政策与去年会有哪些调整?

  我们提出在60个县开展示范工作,具体到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还需进一步沟通,按程序进行遴选。推动秸秆综合利用政策的落实,主要包括:秸秆还田、收储运、加工利用等方面。

  还田方面,主要补贴农机、耕作,因为还田深翻需要大马力机械,深翻25公分以上,成本也会增加,这就需要大马力机械深翻方面的补贴投入。离田方面,需要对打捆机械安排补贴,对组织实施离田的专业化组织进行补贴。

  四、关于农膜回收行动

  原文节选:以西北为重点区域,以棉花、玉米、马铃薯为重点作物,以加厚地膜应用、机械化捡拾、专业化回收、资源化利用为主攻方向,连片实施,整县推进,综合治理。

  叶贞琴:我国每年农膜使用总量高达260多万吨,但回收率不足2/3。这一行动主要是解决目前地膜回收难度大、成本高带来的“白色污染”问题。今年,将在甘肃、新疆、内蒙古等地区建设100个治理示范县,强化源头治理,加快推动地膜标准修订;同时,调整补贴政策由“补使用”转为“补回收。

  新华社记者:地膜覆盖被誉为农业领域的“白色革命”,但是农村地膜残留导致的“白色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请问该如何处理好“白色革命”和“白色污染”这一两难问题?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廖西元:

  农膜是继种子、农药、化肥之后的第四大农业生产资料。但随着地膜用量和使用年限的不断增长,在局部地区也造成了白色污染,成为农业绿色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接下来我们将着力推进五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推进地膜标准修订。提高地膜可回收性,强化源头治理。

  第二,推进示范引领,在西北地区重点抓好100个示范县,搞出示范样板。

  第三,推进机制创新,调整落实好相关补贴政策,由补使用转为补回收。第四,推进科技创新,重点开展可降解地膜攻关,残膜捡拾、加工机械研发,建立农膜监测调查制度。第五,推进工作落实,确保措施全面落实到位。

  五、关于以长江为重点的水生生物保护行动。

  解决渔业资源环境持续衰退恶化问题,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在抓好长江水生生物资源保护上,大力推进中华鲟和长江江豚拯救行动计划,率先在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实现全面禁捕。

  在加强海洋渔业资源管理与保护上,重点推进“渔船双控”“总量管理”和“伏季休渔”,继续清理整治“绝户网”和涉渔“三无”船舶,引导和支持渔民转产转业;同时,积极推进海洋牧场建设,增殖养护渔业资源。

  农民日报记者:请问农业部将如何推动新的伏季休渔制度和在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实现全面禁捕这两项工作?另外,在海洋牧场建设上有哪些具体举措?

  农业部渔业渔政治理局副局长李书平易近:

  为保障执法取得实效,我们将重点加强执法部门联动、陆海联动、线内线外联动,实现伏季休渔秩序稳定和渔区社会稳定。

  关于率先在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实现全面禁捕,我们采用先退后禁的方式。先推动保护区捕捞渔民退捕上岸,再对相关水域颁布禁渔令,稳步推进保护区全面禁捕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中央引导、地方兜底”的原则,统筹推进渔民上岸安居、教育、医保、低保、养老以及扶贫等方面的政策落实,加强实用技能培训,努力拓宽退捕上岸渔民增收渠道,力争做到渔民退捕有保障、保护区禁捕不反弹。

  截至目前,全国已经投入海洋牧场建设资金55.8亿元,产生了明显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海洋牧场与海上观光旅游、休闲海钓相结合,全国年度接纳游客超过1600万人次,成为海洋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我们已经创建了两批42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今年我们还将组织召开全国海洋牧场建设工作现场会,总结先进典型,推广先进经验,促进我国海洋牧场发展再上新台阶。

江门产品设计

深圳设计

吕梁工业设计